省信访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“读红色家书 承革命理想”活动

发布时间:2021-05-07 08:57 来源:福建省信访局 阅读:{{pvCount}}

| | |

  2021年4月28日,为庆祝建党100周年,省信访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结合党史学习教育,组织开展“读红色家书承革命理想”活动,通过组织参观红色遗址、诵读红色经典,弘扬民族精神、追寻英雄精神、传承红色基因。

  百年党史历久弥新,红色记忆代代相传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无数共产党人舍小家为大家,他们把自己的信仰和对亲人的思念付诸于笔墨,写成了一封封饱含激情、亲情与爱情的家书和文字。这些红色家书,是最生动的红色教材,也是先辈们留给后人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。在三坊七巷家风家训馆,青年干部们通过朗诵红色家书,重温红色故事,汲取精神力量。

《陈觉写给妻子赵云霄的信》

朗诵者:池晨晖

《赵云霄写给女儿启明的信》

朗诵者:周思祺

  1928年,投身革命的陈觉和赵云霄夫妇先后被捕。陈觉在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书中写道:“谁无父母,谁无儿女,谁无情人!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,牺牲了自己的一切。”陈觉牺牲后,赵云霄强忍悲痛生下女儿启明,她在狱中给尚在襁褓中的启明写下绝笔信,在喂完最后一口奶后,与刚满月的女儿永别,从容就义。

《夏明翰给母亲的信》

朗诵者:钟熹

  “亲爱的妈妈,别难过,别呜咽,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,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。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,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!”1928年,共产党人夏明翰被捕后,在狱中给母亲留下这样一封绝笔书,几天后慷慨就义。

《青春》

朗诵者:池晨晖

  94年前的今天,李大钊从容就义。今天,我们重读《青春》,缅怀和仰望播火者“以青春之我,创青春之国家”的意气风发,鼓励青年为建设蓬勃朝气的国家而奋斗,“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,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”。

  8名青年干部先后诵读了《叶剑英给女儿叶楚梅的信》《韩子重给父亲的信》《高捷成给叔父的信》等8封红色家书,带领大家追忆峥嵘岁月,重温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史,展现革命前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、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、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和报国为民的炙热情怀。

  广大青年干部纷纷表示,学党史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聆听红色家书使思想受到洗礼、精神得到升华、心灵得到触动,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心系国家、胸怀民族的家国情怀。要在今后的信访工作中,传承红色基因、赓续精神血脉,从中汲取并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,为新时代谱写信访工作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。

  此次活动,省信访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还参观了严复故居、福州市委旧址、三坊七巷家风家训馆等。

 

附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