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解民生难题,基层治理显温情。4月14日,云霄县信访工作志愿者方富强以“为民解忧”的初心和“抽丝剥茧”的智慧,成功化解一起涉及户籍落户、房产确权颁证等复杂历史遗留问题的信访事项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治理中的“群众路线”,为破解民生难题提供了鲜活经验。
快速响应,入户摸清“症结”。3月26日,志愿者方富强接到县信访局交办信访件,信访人朱某某的求助:因其丈夫堂伯父拒绝签字,祖宅房产证多年无法办理,导致6岁女儿无法落户入学,加之丈夫病逝后家庭负债累累,生活陷入困境。当天,志愿者方富强带队立即入户走访,发现该案横跨三代人、涉及多次房产分割,且户籍政策与产权证明互为前置条件,形成“连环扣”。通过实地勘察房屋结构、梳理家庭关系,志愿者迅速锁定矛盾焦点——房产确权证明与户籍迁移互为前提的“死循环”。
跨部门联动,打通政策“堵点”。为破解难题,志愿者开启“多线作战”模式:一是户籍突围。3月27日,他们先后走访县房管中心、县不动产登记中心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,发现根据现行政策,只需提供房产确权证明即可办理户口落户。二是技术破局。面对邻户拒签难题,志愿者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采用“容缺办理”机制,通过电子扫描、现场彩打等方式,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临时产权证明。三是暖心代办。陪同信访人朱某某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,原本需多日奔波的事项在半小时内办结,女儿得以顺利报名入学。
长效帮扶,织密民生“保障网”。在解决燃眉之急后,志愿者延伸服务链条:房产确权攻坚。4月2日测绘队受阻时,志愿者方富强现场见证并录制视频取证,为后续法律程序留存依据。兜底保障跟进。针对家庭因病致困的情况,我们主动为信访人打印申请报告,并与民政部门、乡镇、社区对接,启动低保申办程序。心理疏导关怀。定期回访帮助朱某某家庭重振生活信心,协调县彩虹社工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和家庭社工服务。
据了解,目前,朱某某的不动产证办理已进入最终审核阶段,这场持续20余年的“证明马拉松”即将画上句号。
该案例的成功化解,展现了信访志愿者“三心工作法”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基层治理中的实践创新:一是细心梳理:从错综复杂的房产分割史中厘清法律权属;二是耐心沟通:10余次走访协调相关部门、村社,打破政策执行壁垒;三是爱心延续:从单一诉求解决升级为全方位民生帮扶。
“静心听”,破解人员“信任难”;“诚心见”,破解群众“见官难”;“决心办”,破解责任“追究难”。信访志愿者方富强常说:“群众利益无小事。群众来访是有所难、有所苦、有所求,为了让群众省心省力,我们苦点累点没什么。”“作为一名党员,一名信访志愿者,我们要带着感情做工作,用专业化解矛盾,在解决急难愁盼中赢得群众信任”。
信访工作是社会矛盾的“减压阀”,更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。接待群众要热心、倾听诉求要耐心、解决问题要真心。云霄县信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经验:“群众诉求往往‘牵一发而动全身’,需要志愿者既当‘政策通’,又做‘贴心人’。我们将推广‘首接负责+全程跟踪’模式,让更多‘历史遗留问题’在新时代找到‘最优解’。”
破难点、攻难关、解难题。近年来,云霄县将治理重复信访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,聚焦群众的“急难愁盼”,用心用情回应群众诉求,全力攻坚化解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,用服务凝聚起民心民意,努力探索出了一条民心在基层聚集、问题在基层解决、服务在基层拓展的“云霄经验”。
目前,该县信访局已建立“信访工作志愿者服务队”,招募志愿者12人,同时,吸纳法律、社工、心理等领域专家加入,推动基层治理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破题”。协助调解信访事项400多件,含国家信访局、公安部督办的重点疑难信访事项10余件,重点疑难信访事项10多件,参与信访事项听证会、评理会20余起,引导到法院依法解决20多件,涉及信访人500多位。志愿者方富强获评“全国最美家庭”“五星级志愿者”。